(中国語繁体字(台湾)翻訳版)心の休ませ方</br>你累了嗎?

(中国語繁体字(台湾)翻訳版)心の休ませ方
你累了嗎?

書 名:你累了嗎?
発 行: 2006年9月28日
出版社:[台湾] 商周出版  [日本] 三笠書房
I S B N :978-986-124-745-8
日本語版『心の休ませ方』(文庫)

<翻訳言語による解説>內容簡介

  時常聽到有人說:「我覺得好疲倦,不想再活下去了。」

  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可能是因為憎恨、敵意或是厭惡等各種負面情感積存在內心深處之故,因此逐漸無法與他人相互交流溝通。沒有想吃的東西,沒有想看的事物,沒有想欣賞的話劇或電影,也沒有想見的人。但是,就算待在家中也覺得無聊透頂。

  還有許多人總覺得拚命工作,卻絲毫不見成就感,反而越做越累;或老因周遭人的一句話而忐忑不安、心情大壞;有時甚至提不起勁,連活著都覺得累。其實,當生活得靠意志力支撐下去之時,唯有休息才是善待自我、尋求幸福之道。

  本書能幫助讀者找出苦悶與憂鬱的真正原因,徹底擺脫人生困境,從自我設限和社會期待中破繭而出,活出燦爛生命。

作者簡介

加藤諦三

  1938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養學科、東大社會學研究系研究所畢業。1973年至1975年為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現為早稻田大學教授、哈佛大學Reischauer研究所研究員、日本精神衛生學會理事、產業諮詢學會理事。

  著作有《別找藉口啦!─瞬間改變,成就無限》(世茂出版)、《別做貧窮貴公子》(文經社出版)、《日子難過絕對是你的問題》(種籽文化)、《勇敢做自己》(洪健全基金會)等書。

<序>

讓心休息—如何超越「苦痛」的心理學

前言

  時常聽到有人說:「我覺得好疲倦,不想再活下去了。」

  所謂對生存感到疲倦,指的應該不是工作過度或運動過度所產生的肉體上的疲勞。若是肉體的疲勞,只要有充分的休息、足夠的睡眠便能夠恢復原有的體力。

  但是,當一個人對生存感到疲倦時,就算睡再多也無法消除疲累。基本上,這個時候通常想睡卻怎麼也睡不著。所謂對生存感到疲倦應該是身心都感到疲憊,但主要還是以心理上的疲倦為主。

  此外,對生存感到疲倦不是單純地受到某種打擊而產生,不是因為連續發生悲傷事件而造成心理上的疲倦,也不是因為失去親人而感到疲倦。

  如果一個人已經對生存感到厭煩時,通常都會說?對生存感到疲倦。?

  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覺得「活得很不耐煩」,同時對世間的想法也懷著憎恨之心與苦痛的感覺。

  說「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可能從小時候開始就每天生活在壓力之下,因而對所有的事情感到厭煩,而且也將憎恨的情感壓抑在內心深處。

  他們連與別人對話都嫌累。連跟身邊的人說話都覺得耗費精神體力。有人喜歡與他人對話,但是對於連活下去都覺得累的人而言,對話是一件苦差事,連無關緊要的日常對話也成為一件辛苦的工作。

  會產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勉強自己與別人說話。因為明明對談話的主題沒有興趣,卻必須假裝興致高昂。就算他們打起精神與別人說話,所表達出來的內容也不是內心真正的想法。

  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內心深處充滿被壓抑的憎恨,因此逐漸無法與他人相互交流溝通。一個人獨處不見得比較快樂,而在他人面前必須偽裝、保護自己,因此與眾人相處也覺得耗費精力。而且,做任何事都嫌累。

  所以,無論週遭的人要求他們做什麼,他們都覺得痛苦,即便是簡單的小事。

  沒有自己想做的事。雖說如此,什麼都沒做也覺得痛苦。對生存感到厭煩以致於不知道要如何自處。沒有想吃的東西,沒有想看的事物,沒有想欣賞的話劇或電影,也沒有想見的人。但是,就算待在家中也覺得無聊透頂。

  或許,喊著「不想再活下去」的人對世間抱持著憎恨,同時也失去了活下去的能量。

  長期以來,硬是將各種情緒壓抑在內心深處而造成生命力低落。生命力低落的人不就是對生存感到疲倦嗎?

  ?什麼人會對生存感到疲倦呢??什麼生命力會低落呢?

  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可能是因為憎恨、敵意或是厭惡等各種負面情感積存在內心深處之故。

  長久以來,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沒有直接將內心的憎恨情感表露給對方知曉。沒有藉由犯罪的手法對社會發洩忿恨的情緒。或者,沒有藉由正義之名參加反戰活動以發洩憎恨的情感。

  然而,那些有如到了春天尚未融化的積雪般的負面情緒,他們自己本身也未能察覺。

  對生存感到疲倦的這種情緒,就像長期在討厭的公司裡工作,卻沒有意識到自己討厭公司的那種心理狀態。或者,長久與討厭的家人一起生活,卻沒有意識到自己討厭家人的心理狀態。

  而且,當事人自己也是極為認真地過日子。努力盡自己的本分,期望別人能夠「認同」自己。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自己正在勉強自己,卻只是一味地認真過日子。

  他們抱持著某種信念,認為「這樣的人生一定有某種意義存在」,而當他們察覺到不對勁時,已經對生存感到疲倦了。

  這種疲倦可以用伊索寓言風格的故事來比喻。

  有一天,猴子對一隻孤傲而得意的大熊說:「你是挖洞高手。請你表演你的高明技藝給我看看。」。

  大熊本來不想挖洞給猴子看,但是為了想讓猴子認同他的技術,於是就假裝很高興的樣子開始挖洞。眼看著挖出來的土愈堆愈高,疲倦的大熊心想:「這樣應該可以吧。」於是看一看猴子。

  但是猴子說:「真是遺憾啊,如果只是這種程度的話,那麼鼴鼠先生就比你厲害喲。」

  大熊心想:「我怎能輸那隻小小的鼴鼠呢?」於是,大熊更加賣力,挖出又深又長的洞穴。他天天勉強自己不停挖洞,心想:「這樣猴子應該就會讚美我吧。」

  於是大熊又問:「這樣夠了吧?」但是他卻聽不到猴子的回應。仔細側耳聆聽之下,才發現完全聽不到地面上的聲音。大熊突然心生不安,趕緊就要爬出洞穴回到地面。但是因為他挖的洞穴太深,而被困在洞穴裡面。

  大熊發現自己完全出不了洞穴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被猴子的「花言巧語」給耍了。如果當初沒有想要得到猴子的「認同」就好了,大熊深深感到懊悔。

  瞭解到這點之後,大熊頓時覺得十分疲累而失去了活下去的力氣。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人可助他一臂之力了。

  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都是認真而努力的人。當他們努力的時候,萬萬沒想到自己會淪落到這般田地。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付出與努力總會有收穫的一天,總有一天會得到大家的稱讚。

  他們當初絕對沒想到自己的人生會走到窮途末路的狀況。而今,不僅活著都覺得累,同時再也提不起勁做任何事了。

  本書會先說明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有哪些症狀,接著探討這些症狀發生的原因,最後再說明該如何應對才是上策。

  二零零三年九月

          加藤諦三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爲什麼對生存感到疲倦
一、無法愛人
熱衷於傾訴自身悲苦的憂鬱症患者
每個人都會憎恨別人。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愛別人。
在情緒處理方面不夠成熟的人會恨別人,但卻無法愛別人。只有情緒成熟的人才懂得如何愛人。
情緒不成熟的人只會壓抑恨意而已。但是,就算一時抑制住心頭恨意,恨意也不會因此而消失,反而被隱藏起來並堆積在內心深處。
美國ABC新聞網的晨間新聞曾經製作一個長達一週的憂鬱症特集。我對於該特集的內容還留有一些印象。

印象之一是,在特集中出現的憂鬱症患者裡有一位看起來精神奕奕的女性。她訴說著自身的悲苦但是身體看起來卻相當健朗。她的聲音飽足而有力,同時也充滿著敵意與恨意。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患者也是同樣的情形。
總之,他們除了一味訴說自己的悲慘情況之外,什麼也沒做,因而在肉體上也看不出絲毫的疲倦困頓。
什麼都沒辦法做,但卻善於訴說自己的悲苦。無論其工作是家事或是到外面公司上班,都無法善盡其職。但是,只有在傾訴自己有多悲慘時,可以像進行選舉演講一樣講得口沫橫飛。

他們對於任何事都抱著消極而被動的態度,但只有對於敘述自身悲慘這件事,表現得積極而主動。這就是所謂「憎恨的能量」。
或許他們深信自己有著悲慘的命運以及不順遂的人生。而這正是他們總是逃避重責大任的原因之一。
這類的病人應該可稱為「自我膨脹型」的憂鬱症患者吧。
那麼,他們的恨意究竟是打從哪裡來的呢?

帶著陰鬱神情的人有「依賴的需求」
許多臉上帶著陰鬱神情或充滿憎恨的人都是因為他們的依賴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緣故。
鬱悶的臉孔呈現的是內心中「誰來滿足我依賴的欲望」的吶喊。
讓他們感到不滿的不是拿不到想要的糖果,而是沒有人體諒他們想要尋求依賴的心情。
「五體不滿足」 的人意氣風發,而「五體滿足」的人卻頹廢垂喪。此時,通常大家都會要求這些五體滿足的人「好好地想一想」。
只是,雖然這些道理他們自己也都很清楚,但是臉上的神情怎樣就是無法光采煥發。

同樣是「苦」其實也有多種樣貌。若說「經濟上的困苦」,一般人都能夠瞭解。另外,面對目標努力前進時的「艱苦」,旁人也能體會。
但是,「心靈無法得到滿足的悲苦」,卻無人可理解。
許多內心受著悲苦煎熬的人通常不知道自己痛苦的原因為何。更慘的是,週遭旁人也無法理解他們。
但是事實上,對於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而言,這正是最重要的問題之所在。

有「依賴需求」的人容易受傷
想依賴他人卻無法如願時,內心就會受傷。受傷可能是來自於言語遭到對方否定,也可能是行為被對方拒絕。
有依賴需求的人容易受傷,這與年齡大小無關。而且,依賴的需求並不全然是孩子對父母,其實父母也會想要依賴孩子。
有依賴需求的父母就很容易受到傷害,對於子女的言行舉止也極易動怒。只要隨便的一句話,父母馬上就會不高興而對孩子發火。
例如,當母親希望得到孩子的感謝而做了某件事時,如果換來的是一句:「我不需要,謝謝。」母親就會心生不悅。
利用自己與對方的關係來滿足依賴需求的人爲對方付出的目的是想要得到對方的感謝,而不是對方真的有此需要。會產生無力感的人也是相同的情形,都是想要得到對方的感謝。

依賴的需求未得到滿足的父母爲孩子付出而對方卻不領情時,父母就會覺得沮喪,有時甚至會大發雷霆對孩子動怒。
對於想要尋求依賴的人而言,最氣的莫過於被對方依賴。
依賴的需求未得到滿足的父母爲了孩子做了某件事,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依賴的需求。
舉例來說,父母動手做了美味佳餚,希望聽到孩子說一聲:「哇!好好吃喔!」。未料小孩並沒有如自己所預期般的興奮,這時父母就會不停地嘮叨、責斥孩子。
以為會得到對方的感謝,卻不如所願。表面上雖然並不是遭到對方拒絕,但是對企盼得到感謝的人而言,這就等同拒絕,其內心也因此而受到傷害。

為何會懼於對方的不悅
父母依賴孩子是「親子角色倒錯」的關係。當孩子沒有滿足父母的依賴需求時,孩子就會受到責罵。
「親子角色倒錯」一詞是研究兒童心理的英國知名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提。在這種情況之下,孩子完全被「依賴的需求」所否定。

在「親子角色倒錯」的環境中成長的人對於他人的好意感到惶恐而難以拒絕,即便長大成人之後,那種情感的記憶依舊存在於腦海之中。
長大成人之後,就算不斷告訴自己「吃不下時,把食物留下來也不會被罵」,但最後還是對於沒有把食物吃完一事感到恐懼。
雖然自己很明白眼前的人跟母親不一樣,所以「留下食物也不會被罵」,但是沒將食物吃完的恐怖記憶依舊留存,這是情感上的記憶。他們記得的是情感上的記憶而非理智上的記憶。

人類的神經細胞網路成型於幼兒期與少年期階段,這個網路一旦成型之後就難以輕易改變。
德國精神病理學家休伯特.提倫巴哈(Hubertus Tellenbach)所著的《憂鬱症》(暫譯,原書名《MELANCHOLIE: Problemgeschichte Endogenit¨at Typologie Pathogenese KlinikMit einem Exkurs in die manisch-melancholische Region》)曾經提到「加害的恐懼」。在那種環境中長大的人會陷入「加害恐懼」的情境,成為一個總是擔心自己會說錯話而傷害了對方。

對這些人而言,對方的不高興就形同對他們的責罵。因此,就算已經長大成人,也總是擔心對方是否會不高興。
就算已經是大人了,也無法拒絕他人的善意而說不出:「不用了,謝謝你。」
當朋友做了許多道菜招待他們,享受美食之後再也吃不下時,他們卻說不出:「我已經很飽,吃不下了。」
爲何無法拒絕別人的好意?因為他們在幼兒期的時侯曾經這麼做,但卻經歷了有如地獄般的恐怖經驗。

也就是說,他們還記得當他們說「我已經吃不下」時,母親就會十分不高興。
他們還記得母親曾經問:「想吃蛋糕嗎?」如果真的不想吃而回答:「我不想吃」時,母親就大怒。而且母親生氣之後就是一連串如地獄般的叨絮責備。
因此,從小時候開始,如果被問道:「想吃蛋糕嗎?」沒有考慮的餘地,就是要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積存在內心深處的怨恨
像這樣在責罵的環境中長大的人,想當然內心深處一定堆積著怨恨的情感。
所以這種人不喜歡別人,也不擅於會話。由於總是擔心對方是否會不高興,因此也無法自在與別人交談。
被問道:「想吃蛋糕嗎?」如果不回答:「哇!好高興喔!」父母就會大怒。而如果回答:「哇!好高興喔!」父母就會開心。這種狀況就是父母在依賴孩子。當父母無法依賴孩子時就會生氣。也就是說,當父母想要依賴的情緒受到傷害時,就會不高興。

累積多次的經驗之後,說話之前總會盡量小心考慮對方的情緒,不要傷害到對方。這麼一來,雙方的對話溝通就無法順利進行。這樣的小孩就算長大成人之後,也總是會對人產生莫名的恐懼。
如果是真正的溝通的話,真的不想吃就能夠大聲說出:「我不想吃。」
這世上,有人從呱呱墜地開始就飽經責罵地成長。這樣的人在成長階段中,就算沒有人責怪他們,他們也會覺得自己遭受責罵。如果說有「被害妄想」的症狀,那麼這種情況就是屬於「被責妄想」症候群。

有人從出生開始就覺得可怕。「哇!哇!」的嬰兒哭聲就像是喊叫著︰「好可怕!好可怕!」
這種人經過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之後,當然會對生存感到疲倦。
就像家中放著汽油,這時如果有人在屋外燃燒落葉的話,任誰都會感到驚嚇恐慌。
而有「被責妄想」症的人就好像心裡放置著汽油,如果聽到誰說了什麼話就會感到害怕恐懼。
從小就被週遭旁人依賴的人,心底就會抱持著怨恨。
自己明明有著幼兒願望,卻得背負別人的幼兒願望。這種人在心理上的感覺就如同身處地獄般地悲慘。

二、被父母壓榨愛的孩子們
親子角色倒錯
「過多的虛假愛」一詞出現於范丹伯(J. H. van den Berg)所著《不可靠的母愛》(暫譯,原書名《Dubious maternal affection》)中。這種過剩而不真實的愛就是造成「親子角色倒錯」的父母的愛。
父母爲子女付出許多,但這些付出都是期待能夠得到孩子的正面回應而做。所以孩子必須做出符合父母所期待的反應出來。也因此孩子受到的心理創傷遠超乎我們所能想像。

如果是放任不管而長大的小孩反倒還好,因為來自父母的愛本來就是零。但是在原本應該得到愛的成長階段被迫付出愛,這種悲劇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因此他們的憎恨情感會不斷積存在內心深處。
甚至更大的悲劇是,週遭的人多半無法理解這些孩子因「親子角色倒錯」所受到的心理創傷。
也就是說,當外界看到「親子角色倒錯」的表象時,認為是和諧的親子關係。而且很可能認為「這是因為父母管教有方」。
事實上,會造成「親子角色倒錯」、壓榨孩子的愛的父母也多半在社會上有優秀的表現。

曾經看到有一家子的兄弟從地方上的模範家庭一轉而加入激進派的政治團體,甚或兄弟三人同時出現的情況也有。
或許他們就是利用不斷攻擊社會的方式來發洩心底的怨恨情緒。利用發洩情緒的方式來療癒自己受傷的心。
想要治療內心創傷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脫軌的行為。如果內心是健全的,又怎會產生脫軌的行為呢?
而那些不會去犯罪的壓抑型人格的人,沒有機會吐露內心怨恨的情感。

這些人因為內心的糾葛而不斷消耗自己內在的能量。
對生存感到疲倦的人就是這種類型的人。
以「親子角色倒錯」的形式被父母壓榨愛的同時,孩子也將敵意、憎恨、恐懼、怨恨以及不安等種種負面情感堆積在內心深處。
當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這些負面情感便轉而操控這個人,而這時已經沒有辦法挽救了。就像雨要從天上落下來一樣,我們沒有辦法做任何改變。
如果壓抑種種負面情感的話,最後也只有走上憂鬱一途了吧。除了憂鬱也沒有別的生存方式了。
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人無法理解這些。
旁人怎麼也無法理解爲什麼這些人會對生存感到疲倦。

成為迎合他人的人
內心存在著糾葛的人控制別人。內心存有糾葛的父母操控孩子,他們利用奉承、威脅等言詞操控孩子。
甚或,他們利用嘲笑、戲弄的方式治療自己內心的創傷。父母將孩子當成安慰自己內心的工具。總之,對那些內心存有糾葛的父母而言,孩子是他們的玩具,是被他們操弄的玩具。
或許有人會認為「被父母操弄」的說法真是一派胡言。
不過,我們小時候會玩布偶或洋娃娃以排解心中煩憂。有些人就算長大成人之後其幼兒願望也還沒有得到滿足。這些人如果以孩子代替洋娃娃或布偶來排解他們煩亂的心情也是自然的事。
對這種父母而言,比起洋娃娃或布偶,順從的孩子是更具有消除煩惱功能的工具。

孩子若是讓這種父母養育長大,就算成人之後也容易成為一個被他人操控的人。
我們都是先從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被父母操控的小孩長大之後,「被操控」就成為他與別人的相處方式。而在不知不覺當中,他的身邊都是這種想要控制他的人。
另外,狡猾的人無時無刻在尋找獵物,遇到這些順從的人,他們馬上就嗅到獵物的味道,於是便親近他們、極盡所能地利用他們。
被父母操控的小孩長大之後不僅有自卑感,同時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僅僅成為一個處處迎合他人、在意他人想法的人。

憎恨超過所能容忍的界線就成為「憂鬱」
被父母利用而長大成人的人,會認為被利用是理所當然的。或許有人認為「被雙親利用」簡直是無法想像。但是,憂鬱的人總是家中最早起、最晚睡地努力工作,同時也是得不到任何人感謝的那個小孩。
比起從前,現在的家事或許輕鬆許多。以前一個普通家庭的家事從砍柴到擦桌椅等等,永遠都做不完。以前使用的也不是沖水馬桶,所以誰也不願意去打掃廁所。但是總要有一個人去打掃才行。

接著進入社會工作之後,所有的薪水都要交給父母,自己無法自由使用。只要想想以前農家的媳婦大概就能夠瞭解這種情況,因為媳婦總是被視為勞工來使喚。
總之,在冷酷的父母的支配之下,家族的成員成為這個家的佣人。而且,總會有人會被選為這個家庭的佣人。
虐待他人的人並不會虐待所有的人,一定是選一個可以虐待的人。同樣的,冷酷的雙親也會選擇可利用的小孩進行支配控制。
家族中被選中的小孩長大成人之後,與別人相處時就算遭受同樣的對待也覺得理所當然。

被週遭狡詐的人唆使利用也不會覺得「氣憤」。
現在還有人被上司說幾句好聽的話就言聽計從、被利用。懷有自卑感的部下被人利用也會覺得開心。因為他們只知道被利用的這個生存方法。
但是在當事人也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大量的憎恨不知不覺積存在內心深處。
不知道發洩憎恨的方法,最後超過忍耐的極限時,就形成憂鬱,對生存感到疲倦,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前のページ 次のページ